美国担心塌桥事件制造“大量混乱”

当地时间26日凌晨,悬挂新加坡国旗的“达利”号集装箱船在驶离美国巴尔的摩港后失去动力,撞上当地“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这座1977年通车、长约2.6公里的桥梁随即坍塌。桥上8名施工人员落水,其中2人获救。美国海岸警卫队26日说,失踪的6人被推定已经死亡。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这是一场令人心碎的飞来横祸。塌桥事件也将给当地经济与供应链带来冲击。美媒称,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汽车进口与煤炭出口贸易港之一,如果巴尔的摩港陷入较长时间的停摆,将引发“大量混乱”。“这似乎是一场悲剧,但也给我们带来教训。”美国《大西洋月刊》26日刊文说,这起事件凸显美国需要更多“尽可能防止灾难发生、并在必要时限制其危害”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做好迎接冲击的准备。

“我当时想,地震了吗”

美国《华盛顿邮报》27日称,“达利”号是一艘如大楼般的集装箱船,总长约290米、载重9.5万吨。它原定在当地时间26日零时45分离港后,于下月22日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却在出港没过多久后以大约14.8公里/小时的航速撞向“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后者顷刻间坍塌。家住大桥附近的尼尔是被撞击声惊醒的,他形容声音“如同一颗巨型炸弹被引爆”,“房屋在晃动……然后一切停止了。我当时想,地震了吗?没过5分钟,听到的都是警笛声了”。

当地时间27日黎明时分,美国巴尔的摩大桥坍塌事件的救援和搜寻工作继续展开。(视觉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引航员协会执行董事戴蒙德的话说,事故发生前几分钟,“达利”号突然“完全停电”,尽管备用发电机随即启动,但推进系统仍然没有恢复正常。撞桥前,船员采取了急转舵、抛锚等紧急措施,并发出求救信号,当地交通部门因此能及时阻止更多车辆驶入大桥。有美媒披露称,“达利”号去年6月曾被检测出“推进系统及辅助设备”存在一定问题,但严重性不足以让其停运。

“撞击造成的景象满目疮痍。”《华盛顿邮报》描述说,桥梁的桁架严重受损,掉落的残骸压在货船上。“这是你无法想象的悲剧。”巴尔的摩市长斯科特26日称,“看起来就像是动作片里的情节”。美海岸警卫队26日说,根据桥梁坍塌的时间和水温判断,他们认为不可能找到任何幸存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落水者中有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公民。

初步调查显示,塌桥事件基本可以排除恐怖主义及其他恶意因素。美国总统拜登26日说,这是一起“可怕的事故”,联邦政府愿意承担大桥的重建费用,他呼吁国会予以支持。

供应链面临压力

《华盛顿邮报》说,这座造价为6000万美元的桥梁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时被称为“工程学奇迹”,但它现在已经稍显“过时”。英国桥梁设计专家伊安·弗思表示,大桥建于货船体积不这么庞大、港口也没有这么繁忙的时代。如今,设计桥梁结构时会采用更好的保护措施。不过,即便这是一座新桥,若是被一艘以同样速度行使的大型船只撞击,它也会以同样方式坍塌。

这起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也引发了美国媒体的强烈关注。CNN说,巴尔的摩港停摆将给供应链带来压力,并扰乱美国东海岸的运输。一般情况下,每天通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的车辆为3万至3.5万辆,如今它们只能绕道,这有可能导致交通堵塞。《纽约时报》描述称,运输公司正争先恐后地将卡车安排至东海岸其他港口,以接收从巴尔的摩转移过来的货物。另外,众多货船在附近海域“无所事事”,不知道何时、去哪儿靠岸。CNN引述物流分析人士莱文的话说,将货物转运至费城、诺福克等港口有可能推高卡车和铁路运输的价格,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港口拥堵,而这对进口商而言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延误。

《纽约时报》称,塌桥事件或将给美国最大的汽车贸易港口制造“大量混乱”。佐治亚州立大学学者格拉让表示,去年通过巴尔的摩港进口的汽车达57万辆,“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相当于美国新车库存的近1/4。

根据马里兰州州长摩尔上个月发表的声明,巴尔的摩港处理的汽车、轻型卡车货物量在全美排第一,大批农业及建筑机械货物也从这里经过。美国《华尔街日报》称,除了车辆,盐、石膏和糖也是该港进口量巨大的商品,出口量最大的为煤炭、液化天然气和废纸。按照接收货物的总量和价值,巴尔的摩港是美国第九大国际货运港,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摩尔27日告诉CNN,他无法确定巴尔的摩港何时能恢复航运。有专家预计,完全恢复正常需要数周。

这座桥如同一道“生命线”

“巴尔的摩大桥坍塌引发的后果。”美国《大西洋月刊》26日刊文说,美国许多基础设施状况不佳。尽管美国试图加强对桥梁、公路、铁路、水坝的修复工作,但无法跟上它们老化的速度,更不用说让它们符合现代化标准,或者为突发状况制定应急计划。

“在巴尔的摩,一些迫在眉睫的难题已经显现。”文章说,坍塌的大桥是卡车运输气体、爆炸物、放射性材料等危险物资的首选公路路线,它们无法通过该市的主要地面道路或者水下隧道。另外,这起事件将直接影响美国“东北走廊”的通勤,特别是从巴尔的摩到首都华盛顿的行程。大桥修复前,不少工人将面临“绕路”上班。

《纽约时报》说,在很多巴尔的摩市民眼中,“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是一座“蓝领大桥”,它将大片工薪阶层社区以及亚马逊、安德玛、家得宝等大型企业连接在一起,与数万名普通工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地居民尼尔称,自己居住的社区位置偏僻,每天要经过大桥好几次。对于他和邻居来说,这座桥如同一道“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