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汉服、游戏、动漫、流行古装剧……中国国潮文化吸引匈塞希年轻人

民间有着较高的对华好感度,这是中东欧国家拥抱“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之一。如何在风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中夯实这种民意基础,维护对华友好的总体氛围,这也是“一带一路”项目在这些国家平稳推进的关键。《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匈牙利、塞尔维亚、希腊三国看到,深入当地民众的汉语言文化、茶文化、汉服文化等中国文化产品成为展现中国魅力的载体,许多文化和教育机构推出的文化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去了解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交流已成为增进中外民众互融互通,互知互信的重要渠道。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环球时报》记者看到陈列的汉服。 张晓雅摄

消除西方信息“滤镜”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在匈塞希三国,除了众多大型基建工程实现了国与国间“硬联通”,还有许多文化和教育机构支撑了民众间“心联通”。

作为中东欧地区唯一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匈牙利的匈中双语学校多年来为匈牙利培养了大批优秀中文人才。在汉语教学已经进入了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列为高考科目的背景下,该校历年参加汉语高考的学生均取得优秀成绩。在欧洲地区举行的“汉语桥”系列比赛中,该校学生也是获奖常客。出色的汉语教学以及丰富的中国文化教育使得该校在匈牙利教育界颇有声望。

“我们建校的初衷,是让匈牙利华人的孩子有一所可以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校,所以最初接收的大部分是华裔儿童。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匈牙利掀起了‘中国热’,越来越多的匈牙利人觉得汉语很特别,于是开始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中文。而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们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如今我们已有在校生530余名,其中120余名学生是华人。”匈中双语学校匈方校长埃尔黛伊·茹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许多匈牙利家长在去过中国之后,因为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就把孩子送来学习中文。还有一些匈牙利人因为与中国人有业务往来,基于发展前景就把孩子送来学中文,还有一些匈牙利人只是听说有这样一所教中文的学校,抱着尝试新事物的态度让自己的孩子过来学习。现如今该校采取的是中匈孩子同班学习的模式,平日里,匈语授课时间占65%,汉语授课时间占35%。学生们可以十二年全贯通地系统学习中文。

“我觉得学习中文,可以让匈牙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开拓视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让很多匈牙利人颇感兴趣。此外,我发现通过学习汉语,许多孩子的数学能力也得到提高,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可能是有关联的。”埃尔黛伊·茹饶称。

除了汉语教学成绩喜人之外,匈中双语学校也十分重视人文交流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中华文化传承推广方面不遗余力。

“童稚如白纸,好绘美妙图”,《环球时报》记者在匈中双语学校看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的走廊上,往届学生的毕业照,被张贴在以楼阁台榭、名山大川和梅兰竹菊为背景画的相框中。该校匈方副校长西尔瓦西·卡萨巴告诉,这些毕业照相框很多都是学生凭着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而设计的。该校平时也开设了茶艺、书法、国画等中国文化课程,这也是该校匈牙利孩子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据了解,每年的中国国庆节、春节和学校的家庭日,该校都会组织大型的文化活动,宣传日新月异的中国新貌、“一带一路”和“向东开放”的历史对接,向孩子、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介绍中国功夫、剪纸等中国文化元素。并通过当地主流媒体的推介,走入千家万户,让匈牙利人民多层面、全方位感受中国,了解中国。

在象征中塞人民友谊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之上,一座现代化建筑已拔地而起,坐落于此的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即将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促进中塞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该中心主任王衍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经多年打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好窗口,成为中外民心相通的新渠道。中塞两国有着 “钢铁友谊”,塞尔维亚“欢乐春节”活动尤具特色,这里的“欢乐春节”活动不是中国人的自娱自乐,而是塞尔维亚政府也会参与其中,活动所得收入全部捐赠当地慈善机构,并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坚持。当地民众积极参与该活动,并给予高度好评,在塞掀起“中国春节热”。

王衍良通过观察还发现,塞尔维亚民众对于中国的茶艺和武术很感兴趣。夜晚在多瑙河边散步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当地人组成的小团体在河边练习武术,“贝尔格莱德大学姑娘玛塔•内斯科维奇,不仅喜欢中国功夫,而且特意住到少林寺中,练功、研究少林功夫和禅宗的关系,甚至把这当成自己博士论文的课题。未来武术教室也将和茶艺教室、书画教室、舞蹈教室一道成为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吸引当地民众的‘窗口’。”王衍良称。

“应当说在海外开设文化中心一类的机构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例如东亚国家中日本、韩国都投入了很大财力和人力在国外建设文化中心,推介本国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相对而言,我们的起步较晚,”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金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国外民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更偏向于一些线下活动,而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线下对话活动、公益活动、文化推广活动,能够在中外民众当中寻找到共情之处,相通之处,以文化为渠道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从而拉进中外民众之间的距离。

“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让包括匈牙利人在内的外国民众尽可能到中国去走走看看。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外国民众的信息渠道很闭塞,他们能接收到的信息基本上是西方媒体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这种信息是有‘滤镜’的。他们有些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尤其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不了解的。而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互访交流的机会,让外国民众去实地感受一下真实的中国文化。”金浩称。

“我的目标是到复旦大学读研”

在申请到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后,匈中双语学校的2012级匈牙利毕业生胡灵月于今年8月前往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了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涯。在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自己此行的感受时,胡灵月激动地表示,“我从七岁就开始学习中文了,一直梦想着能去中国学习,现在梦想成真我真的很高兴。”

自幼学习中文给胡灵月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在她看来,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不仅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还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化,“我的生活因此而更加精彩,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文了,未来,我很想成为一名翻译或者中文教师。”胡玲月称。

因为学习中文而收获丰富人生经历的还有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志玲和卢卡。今年七月他们参加了孔院组织的2023汉语桥夏令营活动,在向《环球时报》记者描述自己的中国之行时,他们的兴奋之情依旧溢于言表,“我们去了北京、上海、杭州等中国城市,我们必须要说中国是我们见过的最发达的国家,最让我惊异的是,那里的城市中心植被都非常茂盛,这和西方国家是截然不同的。你在任何地方你能感觉自己身处在大自然中。”

因为这次夏令营活动,也让他们对于中国产生了更多的向往,“走在上海的大街,我就像感受到了一种召唤,未来我会去贝尔格莱德大学继续深造学习中文,那里与中国的大学有很好的合作,我的目标是到上海的复旦大学读研。”卢卡称。

“可以说,我们孔院的中文教育丰富了赴华留学生生源和国别结构。学生在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和了解的欲望,这促使不少学生将去中国留学定为学习的目标。”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院中方院长陈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诺维萨德大学孔院的中文教育对象从年龄上已经实现了从幼儿园到成人的全覆盖,最小的5岁,最大的55岁。他们中有些人学习中文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还有一些人则是基于个人发展前景的规划。许多学生学习中文,就是为到中国留学做准备。

“随着中塞两国之间合作的深入发展,塞尔维亚民众对中文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大,呈现出需求多样化特征,也就是说除了单纯的友好和喜欢,还包括生活、旅游和职业规划所需。他们去当地的中资企业工作需要用到中文,学好了中文还可以从事中塞翻译工作,这些职业都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这些需求无疑助推了孔子学院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工作,确保中国文化在塞尔维亚不仅能走出去,还能走进去。”陈秀称。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衍良介绍称,近年来,塞尔维亚的中资企业投资发展势头迅猛,但语言障碍和文化认同障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期望值和行为的有效性,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短板。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山东大学面向驻塞中资企业本土雇员推出了免费的、规范化、高水平的“蒲公英”中文培训项目。打造多维度教育矩阵,提升驻塞中资企业本土雇员汉语水平,助其拓宽成才之路,支持中资企业本土化发展。

来自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的学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就向记者表示,学习中文是加强中塞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两国友谊的有效途径,自己将付出最大努力取得丰硕学习成果,做传播中华文化的“蒲公英”。

除了语言教育之外,结合中国特色所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全球各地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情况来看,中餐厨艺课堂在外国民众中受欢迎程度较高,而这也将成为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的‘标配’。”王衍良介绍称。

《环球时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按中餐馆厨房标准设计的厨艺教室已经建设完成。未来,塞尔维亚民众也能在这里学会“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未来这里将开展国际化中餐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这无疑将拓宽塞尔维亚民众的就业之路。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将中华文化与实际的应用场景相结合,与现代的生活相融合,这是让中国文化深入当地民心的重要方式。”金浩认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应总是“阳春白雪”,而是要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民众的生活、工作以及衣食住行相融合,与产业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文化才能展现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让外国民众感受到亲近感,形成认同感。

“匈牙利字幕组”的故事

中国与广大中东欧国家有着友好的民意基础,但如何让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友谊事业后继有人,这也是这些海外中国文化机构和当地教育机构需要直面的问题。

“在塞尔维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欧美流行文化在塞尔维亚年轻人群体中覆盖面更广,影响更大,而一些年轻人则是从老旧的中国古装剧和经典粤语歌曲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以至于他们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对现代化的中国知之不深。”王衍良称。

表达同样担忧的还有金浩。在匈牙利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时他发现,当地从事文化交流的精英阶层年纪都偏大,这意味着中匈民间可能会面对一个文化交流断层的问题。“比如我们参加当地的文化交流活动,发现受邀参加的嘉宾都是老面孔,如何让匈牙利的年轻人爱上中国文化,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我们深感自身责任重大。”金浩称。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年轻人的社交模式和获取资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中国文化在更年轻群体中的推广提供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契机。

“一些匈牙利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的方式完全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业务主管张超然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在2022年参加布达佩斯的一个动漫展活动时她意外发现,仅仅半天的时间,就有六个团队COS中国手游《原神》的人物形象。而在2021年,在匈牙利一座小城举办的文化推介活动上,她发现还有匈牙利女生身着汉服来参加活动,这时她才意识到原来汉服文化在匈牙利也有潜在受众。

“在与当地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匈牙利年轻人甚至会喜欢一些我们都不常听过的中国的游戏动漫和流行古装剧。他们聚集在脸书上组建群组’用爱发电‘,把《陈情令》《苍兰诀》这样的中国流行古装剧翻译成匈文,扮演着匈牙利字幕组的角色。这让我十分感动。”张超然称。

在意识到中国的手游文化、国潮文化、汉服文化、奶茶文化等流行文化在匈牙利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后,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从国内引进了一批时尚汉服,支持当地汉服爱好者社团的建设和活动,并与当地大学社团合作开展了汉服进校园,奶茶进校园等文化推荐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这些中国流行文化在匈牙利都能积聚人气。我们在当地看到,日本的和服,韩国的朝鲜族服饰,在日韩文化中心的活动中都有体现,我们也希望中国的汉服、华服也能闪耀在匈牙利的一些文化活动上。”张超然称。

而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也被认为是吸引匈牙利年轻人的一大优势。张超然介绍称,在与一些学习中文的匈牙利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起初多是抱着对日韩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日语和韩语,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却发现,想要进一步了解日韩文化的历史,最终必须去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因为他们发现,放在历史的维度中,自己感兴趣的日韩文化,更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表层,或者说是某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在文化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最终转而去热爱中国文化。”张超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