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

1、羊毛羊的毛发是无限生长的

这得多久不洗澡,才能在身上长出这么多的小草!

在自然条件下,所有羊都可以自行脱毛,也会季节性换毛,但是现在世界上许多作为最优质羊毛的供应者,它们已经无法自行换毛发了。

这是因为人们为了得到更多更优质的羊毛,在人工干预下,最终培育出了这些不会自行脱毛的羊。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这些羊的毛发会不停生长,清洁起来也非常麻烦,只能人工去帮忙清洁和去除。

在圈养状态下可能没什么,但它们在野外独立生存会比较困难。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有什么?

很多人可能都好奇过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是什么样的,其实更多的是登山者,以及随处可见的垃圾。

珠峰上到处都是人的原因是,每年最理想的登峰时间就那么几天,几乎所有登峰者都会在那几天登陆峰顶。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图片来源:AFP Photo / Project Possible

这是因为珠峰实在太高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山顶都有超过160公里每小时的风在肆虐,这样的大风对于登山者而言不能说是危险,而是致命的。

只有在亚洲季风开始或结束时,这些风才会减弱,它发生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和9月,但是九月份的时候,山上已经开始下雪,这也比较危险。

所以大部分登山者都集中在每年的5月登山,而其中的窗口期只有7-10天,因此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时间出发,也是差不多时间到达山顶。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有时候,山顶会排起长龙,估计好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新闻。

第二多的就是垃圾,每个登山者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垃圾在上面,而清理山顶的垃圾并不容易,长年累月下,山顶已经布满了垃圾。

3、西瓜很贵却一点都不甜

一张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切西瓜的照片在网上疯传,却被中国网友吐槽“选西瓜水平不太行”,然韩媒却说:这瓜贵的时候要28元一斤,韩国特有,非常珍贵!

仔细看照片里的西瓜,发现西瓜个头很大,但皮很厚,瓜瓤不红且发白,就连籽看起来也是不太正常的样子,这样的瓜难道不是因为没熟透吗?

也有网友表示:没熟透的瓜还卖这么贵,白给我都不要。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这种西瓜叫无等山西瓜,在2018年的时候,商场的售价就达35万韩元/个,相当于315美元/个,曾是进贡的贡品,可以说是自带光环的一种水果。

无等山西瓜个头很大,大约是普通西瓜的3倍,卖相不太好,但有其他特质,据说这种瓜含糖量比较普通西瓜低,抗氧化物质多,可抗衰老。

物以稀为贵,韩国西瓜本身就贵,无等山西瓜一年的产量更少,据说只有2500个,而且只能在光州的无等山上种植,属于名气大,但见过的人少,吃过的人更少,一般人还买不到,因此售价贵也不奇怪。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相比较,中国人能实现“一人半个瓜的吃瓜自由”,还是要感谢甜瓜女神吴明珠,中国成为世界上西瓜最大的产地,离不开吴明珠院士的努力和付出。

普遍认为西瓜一开始并不属于中国,而是从非洲传过来的,经过人工培植,由野生植物变成了食用物种。

吴明珠院士,是瓜类育种的专家,经她手确定的西瓜品种多达30个,多年努力才有了现在这么多的西瓜品种,价格自然不会那么贵。

尽管如此,我也好几年没有吃到1元/斤的西瓜了,小时候吃过1毛/斤的,也吃过8毛/斤的,但现在基本都是3元/斤。

4、化学树的奥秘

这张被命名为“化学树”的图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树的枝丫在不经意间就长成了一个个规则的苯环。

很多人认为这个照片经过了修饰,但有人为此特定鉴定过,结果是这个图片保真。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之所以树枝会长成这样,其实只是因为拍摄者的角度可能刚刚好,所以拍出了这一个个接近规则六边形的枝丫,而实际上,这些树枝只是以奇怪的“棱角式”发展而已。

在自然界中确实有很多植物会以这种奇怪的棱角方式生长,但你会发现,很多以这种方式生长的植物都是那种枝叶非常茂密的植物。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所以,我推测这可能和它们为了更好利用空间有关系。

六边形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蜂窝,它就是一个由许多完美六边形“育儿巢”组成的东西。

蜂窝之所以是六边形而不是其它的形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六边形对空间的利用率最高,每个六边形可以完美贴合,不待有任何空间浪费的。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植物倾向于用六边形发展的话,或许它们的树叶能够更好地填充空间,以达到更多的利用阳光。

在自然界中,生物对资源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它们会通过进化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而那些没有找到最优方案的基本很快会消失在历时舞台。

5、“绿靴子”怎么回事

这个珠穆朗玛峰上的遗体被人称为“绿鞋子”。

据信,他叫Subedar Smanla,是一名印度登山者。

1996年,他和他的团队在登顶前遭遇了暴风雪,有几个人感觉到危险选择放弃登顶,而他和另外几个人选择继续登顶。

他们成功了,不过在返回时,Subedar Smanla决定独自留下来给自己做一些祷告再下山,这个决定让永远的留在了上面。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绿鞋子”距今已经26年了,由于寒冷他被保存得很好,就像是刚刚去世的一样。

由于“绿鞋子”所在的位置是一条常用登峰路线上接近峰顶地方,每一个走这条路线的登峰者都可以看到他,所以他可能是最出名的珠峰遗体。

然而,在不同珠峰登顶线路上有很多和“绿鞋子”一样遭遇的人,他们被永久留在上面。

据统计登珠峰的死亡率达到1%,同时由于飞机无法到达峰顶,要把遗体取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百人在登顶前和返回时去世并一直留在了上面。

其实登珠峰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每年登峰者依然趋之若鹜!

6、大脑的思考模式

据说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是对数尺度,而不是加法尺度。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 2 和 1 之间的差异大于 3 和 2 之间的差异,同样的3和2之间的差异大于4和3之间的差异,即便任何两组数字之间都只增加了1。

一棵树学了化学 结果把自己长成了“苯环”:真的 不骗你

这种思考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明显,比如你在面对以下情况时:

场景1:你面前有一只老虎。

场景2:你面前有两只老虎。

很明显,你在场景2 中的恐惧要比在 1 中更害怕。

场景3:你面前有100只老虎。

场景4:你面前有101只老虎。

虽然场景3和4同样多了一只老虎,但是你在这两个场景下的恐惧值不会有任何变化。

原因就是因为场景1和2的老虎数量翻倍了,而场景3和4虽然也增加了一只老虎,但并没有翻倍,而且距离翻倍的数值很大,所以两者的差异被忽略了。

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思考模式在原始生活中至关重要,人类能从这种思考模式中获利。

不过,现在有很多商业活动的规则抓住了人类的这个思考特性,推出一些让人更难拒绝的活动。